人间有万象,其中度时光。看到自己,看到他人,看到自己和他人的冲突和统一。三个阶段经历着人生。
在这三个阶段中,完成第一个阶段,看到自己,产生个人自主意识,这是构建足够强大内心的基础条件。
看到他人,是人生第二阶段。使人间呈现在我面前,无论我喜怒哀乐,让人间尽可能完整和客观的呈现在我面前,我看到了人间,看到了人间万象,也看到了他人。
当把自己看得越来越清晰,把他人看得越来越全面,渐渐的在这个过程中,看到了冲突,也看到了统一。第三个阶段达到比较成熟的时候,整个人所能呈现的胸怀和姿态,必然是宽广且个性鲜明。例子可以对照毛主席。
人生的三个阶段,并非在一条线上的三个阶段,而是相互作用且相互纠缠的三条线,表达强弱关系的三个阶段。“看到”是对所有人客观行为和结果的表达,“看到”之后的反应,多数人具有共性。所以,我们强调的是“看到”,而不是看到之后的选择和反应。
三个阶段任何一个阶段的失衡,都必然造成心理健康问题。人类的心理疾病从社会性角度理解,皆发生在三个阶段发展失衡的条件下。因此保持三个阶段发展的平衡状态,是构建健康心理环境的具体体现。
举个例子。有这么一个小事件,清华美院一女生,控诉在过道上被身材矮小的男生摸了屁股,并在朋友圈进行“曝光”。后经校方调监控核查发现,该男生并未有摸该女生屁股的意向和行动,误会不过是男生的背包。此事件在学生群体中曝光后,该女生被酸意浓厚的人们冠以“清华腚姐”称号。
例子中出现的女生,看到自己的程度较高。因此其所感所受在其内心中得到的反馈较强。无论男女屁股与自身之外的物体或生物发生无冒犯性质的接触,均是常态现象。譬如80年代乘坐公交车时,很多人的屁股跟很多人的屁股发生过摩擦,很多人们并不以此为敏感性冒犯。2022年的北京地铁高峰时段,同样很多屁股跟很多屁股发生过摩擦,很多被摩擦的屁股主人也并未据此引申至冒犯事件。
同时,看到他人的程度较低,所以对与他人有关的现象理解能力较弱,对他人产生误会的概率较大。常识里不难理解,校园中公开场景学生之间性冒犯行为的发生概率较低,他人在场景中的行为依据也是不可忽视。在什么情况下会产生,他人有意向和行动对自己进行性冒犯?这个问题不应当绕过。人海茫茫,我们一生能相遇的人,每一个都是缘分。每一个,都是此生刚好遇见。
刚好遇见你,所以恋爱了,
刚好遇见你,所以成家了,
刚好遇见你,所以一份亲子关系来临了……
围绕着家庭,从恋爱关系婚姻关系到亲子关系,您遇到的所有问题, 都可以尝试通过红花草社工的专题辅导寻求解决之道 服务咨询:18902856464(微信同号) |